快喝啤酒,慢喝白酒
文/李寻的酒吧白酒是中国传统酒,黄酒也是中国的民族特产;而啤酒,则是外来的酒,我国第一家现代化啤酒厂是1903年在青岛由德国酿造师建立的英德啤酒厂(青岛啤酒厂前身)。“啤酒”的名称也是根据国外对啤酒的称呼,由外文的谐音译过来的,如德国、荷兰称“Bier”;英国称“Beer”,法国称“Biere”,意大利称“Birre”,罗马尼亚称“Berea”等等,这些外文都含有“啤”字的音,于是创造了“啤”这个外来语文字,翻译时用了“啤酒”一词,一直沿用至今。
啤酒与中国的白酒、黄酒产生的环境不同,酿造工艺不同,喝法也不一样。不少人在饮用啤酒时,慢慢地饮,一杯啤酒要饮很长时间,这种饮用方法是不正确的。喝啤酒,讲究的是快,一杯啤酒应该是大口大口地尽快喝完。为什么呢?
一是啤酒的醇香和麦芽芳香刚倒入杯中是很浓郁、很诱人的,若时间撂长,香气就会被挥发掉。二是啤酒刚倒入杯中时,有细腻洁白的泡沫,它能减少啤酒花的苦味,减轻酒精对人的刺激。若时间撂长了,泡沫消失,啤酒花的苦味就会加重,酒精对人的刺激程度也就会加大。三是啤酒中的二氧化碳倒入杯中时,能从杯底升起一串串很好看的二氧化碳气泡。酒内含有的这些二氧化碳气饮入口中,因有麻辣的刺激感,而令人有一种爽快的感觉。尤其是在大口喝进啤酒后,容易打嗝,这就让人有了一种舒适、凉爽的感觉。四是啤酒的酒温以10—15摄氏度饮用为宜。若倒在杯内的时间过长,其酒温必然升高,酒香就会产生异味而使苦味突出,失去爽快的感觉。因而啤酒不应慢饮。
而中国传统酒,讲究的是慢饮,白酒如此,黄酒亦如此。主要原因是其酒精度数较高,高度白酒有达到60多度的,就是黄酒也有十几度,如果要像喝啤酒那样快喝,很快就会醉了。有些人一上来就一口口干,连喝几大杯后,似乎暂时没有反应,但人体对酒精的吸收有个滞后效应,将近一小时之后人才会起反应,这么快地喝下去,开始似乎没事,可一个小时后身体一旦起反应,但因喝得太快而量过大排泄不出来,这时对人体的伤害就非常大了。所以慢慢地喝,等酒精反应上来时,自己也能感觉到酒意了,这样,就会开始控制饮酒量。
从古时起,人们就提倡“饮必小咽”。《吕氏春秋·尽数篇》告诚人们,“凡养生,莫如之本……饮必小咽,端直无戾”。清代朱彝尊撰写的《食宪鸿秘》提出,“饮酒不宜气粗及速,粗速伤肺。肺为五脏华盖,尤不可伤。且粗速无品”。清代无名氏也在《调鼎集》“绍兴酒”一节中强调,“忌速饮,亦忌流饮”。
以慢饮为好,主从医学上讲,是为了减轻酒精成份对胃的刺激和肝功能的影响。如果饮酒的速度太快,在短时间内喝下大量的高度酒,胃受到酒精强烈刺激,会造成急性胃炎,有时还会吐血,肝脏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酒精刺激,会产生肝功能疾病,所以胃和肝脏受到损害比较严重。
慢饮,还可以让人细细品味酒的滋味,在与别人喝酒的过程中有更多的交流,或感受独自饮酒的意境。如《调鼎集》的作者指出,“忌速饮,亦忌流饮。三五知己,薄暮之时,正务已毕,偶然相值,随意衔杯,赏奇析疑,杀刀射复,饮至八分而止。否则灯下、月下、光下,摊书一本,独自饮之,亦一快事”。
/ END /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