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着急怼我,且听我慢慢道来。
首先,从工艺角度来看,二锅头是多种生产工艺混杂,给人乱的感觉。
1955年以前,二锅头酒基本上是按传统工艺,用高粱原料加大曲生产的,属传统的纯粮固态发酵白酒。1952年,酿酒专家方心芳先生带人在北京实验厂搞麸曲发酵实验。1955年全推广烟台试点经验之后,北京二锅头也改为以麸曲和酒母作为糖化剂和发酵剂,改小窖五甑为大窖多甑,窖容由五甑增至8—10甑,加大了甑桶容量,由500kg左右增加到1350kg,将锡制天锅改为铝制或不锈钢制套管冷却器,提高了冷凝效率,……等等。经过一系列的改革,出酒率大幅度提高,粮食消耗率大幅度下降,但在风味口感方面,也有了变化。
所谓麸曲是以麸皮为主要原料,接种霉菌,扩大培养而成,传统的大曲是以小麦、大麦、豌豆作原料,相比之下,麸曲的好处是糖化能力强,原料淀粉的利用率高达80%以上,在节粮方面有显著的效果,且发酵周期短,原料适用面广,易于实现机械化生产。而酵母是人工培养出的酵母菌,有强化酒醪的酒化能力。麸曲和人工酵母的使用,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,提高了出酒率,节约了粮食,但由于其菌种比起大曲来讲过于单一,发酵过程短促而剧烈,导致白酒中微量成分的减少以及匹配方面的失衡,因此,麸曲生产出来的白酒比起传统的大曲酒来风味上要逊色得多,这是业界专家们的共识,二锅头酒也莫能例外。
红星二锅头酒博物馆里的圆形酒缸,从工艺上来讲,这种发酵方法实际上是汾酒酒缸发酵工艺。李寻摄影
红星二锅头博物馆里的方形窖池。这是浓香型酒的泥窖发酵工艺。
从以上两张图可以看出,在发酵工艺上,二锅头有点杂乱。李寻摄影
以我自己的品饮经验而言,红星二锅头酒标上所说的“芳香馥郁”我就从来没有体会得到,与其它纯粮固态的酒,比如汾酒相比之后,才知道这四个字印在麸曲生产的二锅头酒标上,纯属不顾事实的胡说。以传统的纯粮固态工艺发酵的汾酒(如三十年青花瓷汾酒)确实有馥郁芬芳的清香,您现在随便拿出一瓶麸曲酿造的二锅头,不论是红星牌的、还是牛栏山牌,亦或是其它什么品牌的二锅头,谁要能闻出“馥郁芬芳”来?如果二锅头是“馥郁芬芳”,汾酒又是什么呢?二锅头酒的醇味儿高于酯味,有酒精味儿而无酯香味儿,这是明摆着的。从口感上讲,爽净刚烈倒是比汾酒强得多,且有时易上头。
二锅头的生产厂家也知道麸曲酒的不足,所以在1988年后,在工艺上做了不少改进,据业内专家介绍,二锅头酒为提高品质而采取的工艺措施主要如下:
工艺一:在原麸曲、酒母的基础上,增加了生香酵母,延长发酵期7~9d。
工艺二:麸曲中加大曲,延长发酵期9~15d,以增加发酵产生的风味成分。
工艺三:麸曲酒中添加清香大曲酒,精心勾兑调味。
工艺四:固液勾兑,即麸曲固态法白酒中,添加酒精,补加调香调味剂,勾调精制。
从这些工艺上看,添加香精、酒精之类的本是制造劣质白酒的手段,最好的工艺不过是在麸曲酒中添加了清香大曲酒,因此在口感风味上,只是又靠近了1955年前的大曲二锅头酒,但仍然没有达到那种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