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4951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李寻谈酒 || 我选酒喝的标准

[复制链接]

398

主题

398

帖子

3445

酒钱

一饮而尽

Rank: 4

积分
7592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9-11-7 11:27:34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酒友,发帖还能赚“酒钱”哦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酒友注册   扫一扫,用微信登录

x
文/李寻的酒吧

每个常喝酒的人,依据多年的品酒经验,应该都会形成一套自己选酒的标准,我选酒的标准,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:
标准一:喝感——喝时的感受,比较顺畅 喝感,也就是喝酒时候的那种感受。如果一种酒喝得不顺,喝上几口、几杯便喝不动了,说明喝感不好,基本上也就停下不喝,而且以后也不会再喝;如果一种酒在不知不觉当中喝着比较顺、喝得比较快,人已微醺,却还想再喝,说明喝感不错,这种酒就比较好。
喝起来很顺、很快的酒,说明喝感很好,选酒就要选喝感良好的酒
喝感和口感不一样,它并不是绵柔、糙辣,或者苦、甜这些感觉,有些初喝比较绵柔、醇甜的酒,多喝几口反而喝不下去了;有些初喝有些糙辣甚至苦涩的酒,继续喝倒是很顺,由此可见,喝感和口感没有什么直接必然的关系,只要喝得比较顺畅,在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可以比较欢快地喝下去,就是喝感不错,这也是我选酒的第一个标准。 标准二:体感——喝到适量后,看身体反应 体感,即喝酒后的身体感受,按照酒后时间的长短,大概有三个层次。 首先,正常情况下,喝酒达到一定的分量,一般大约到二两以上到三两之间,这时候体感便上来了,好酒喝到这个程度,身体会感觉轻松,头不晕也不疼,脚发热,正如周恩来总理评价茅台酒说的那样:打脚不打头,符合这个标准的,自然是好酒;如果喝了之后身上还没有感觉,也没发热,头就开始发晕,这个酒十有八九是不好的——好与不好的身体感受,在喝酒进行当中就开始表现出来了。 酒后体感的第二个层次是,酒喝完三个小时以后,口干不干,有些酒是到了晚饭吃过后或者睡到半夜醒来觉得口渴,非常强烈的口渴感,这就是口干,说明这种酒不好,以后不宜再喝。 酒后体感的第三层次,是喝酒后次日早晨醒来的身体感受,如果没什么不舒服,和平时醒来时状态一样,说明昨天喝的酒不错,以后可以选择再喝,甚至多买存下来慢慢喝;如果第二天身体反应不好,感觉浑身酸痛,甚至有类似感冒那样的症状,胃里也觉得不舒服,需要休息一天,甚至两三天之后才能完全恢复正常,说明这种酒不好,以后也不宜再喝了。当然,这么说是有前提的,前提是喝酒的量在二两、三两之间,如果喝酒过量,喝到半斤、一斤甚至更多,即便喝好酒,第二天早上醒来照样会出现浑身不舒服,需要休息一两天才能缓过劲来的症状。 标准三:香气、口感 关于香气,我觉得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已经不用再拿来比较了,一是因为不同香型白酒的香气一个个都不一样,各有千秋;二是因为现在的勾调技术很成熟,让白酒的香气初闻起来都比较好,甚至有些液态酒和固液酒比固态酒的香气还要好。 口感方面,也是如此,现在的勾调技术做得越来越好,一开始喝的几口,很多低端酒的口感甚至比高端酒还舒服,更绵柔,更醇甜,实际上,现在只要某种口感是大家公认的好酒的口感,勾调师们都可以调制得比较接近,满足大家的口味偏好。 基于以上原因,我现在自己选酒喝的时候基本上不太考虑香气、口感这些方面,只是在细细品尝,尤其品尝固态酿造的白酒、用来做品鉴笔记的时候,会刻意关注一下它的香气和口感,我觉得,香气和口感已经不是选酒的时候最主要考虑的因素了。 标准四:文化符号 文化符号,就是看到某一种文化象征之后,便会想到去喝相应的酒,对我来讲,很多时候,文化符号其实更应该排在选酒标准第一位,因为喝酒总归先要有一个由头,这就是文化符号的范畴了,我觉得具体有以下几个内含: 其一,是地域的因素。每到一个新地方,我都会抽时间去找一些当地酒来喝,尽管这种地产酒现在有很多都是从四川拉原酒勾兑出来的,但多少还能有一些地方酒的影子,所以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了下来,尤其到了那些地理和人文特质较为别致的地域,就想喝一下当地的代表酒,高、中、低档暂且不论,都想找来尝一尝,如果喝着感觉好了,会买一点带回来,储存起来慢慢喝,如果喝着不好,记住名字也就算了。 其二,是天气的因素。喝酒多年,我总觉得中国的白酒已经和风霜雨雪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,每逢雨天雪天,略得闲暇之时,我总要喝点酒,经常喝着喝着,诗意就涌上心头,中国古代历史上,把风霜雨雪和酒写入诗里的名句非常多:白居易的“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”;黄庭坚的“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”;尤其清代文人黄星周写的一副著名酒联——“雪落一杯酒,苍茫万古心”,我常常体会其中的意境,总觉得这个时候也只有一杯烈酒才能抚慰心中的波澜了。
“雪落一杯酒,苍茫万古心”,这副对联非常直白,但意境苍茫、深刻,我们可以想象,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,看着漫天大雪的夜晚,面对摆着一杯浊酒,回忆往事的情景。图为书法名家光荣大地先生写的“雪落一杯酒,苍茫万古心”对联,书体为行楷,从整体来看,章法布局非常疏朗,有白茫茫一片天地的空旷感,字虽然不是太规整,但有像雪花慢慢落下后又飘动的那种自然感
图为湖州书法家沈斌和先生写的“雪落一杯酒,苍茫万古心”对联,他已年过半百,只有到了这个年岁,才能有这样的阅历写出这种字。这幅字是甲骨文,如果不对照解释,几乎就不认识这些字。看着这幅字,突然就觉得中国文字确实是象形文字,每个字都带着形象与神态,比如“雪”字,带着雪点,就像雪从天上飘落;“茫”字,感觉像一个人在拱着手和朋友惜别;等等,每个字都能看出一些画面语言,最后的“心”字更让人感慨万千,好像真是人心被剖开,能感受到那种鲜血淋漓的感觉



未完待续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酒友注册   扫一扫,用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酒评网 ( 冀ICP备13016930号

GMT+8, 2024-4-24 18:29 , Processed in 0.080376 second(s), 3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  Copyright(C) 2008-2013 酒评网 JiuPing.Cn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